cd ..

为什么专业产品都在拥抱深色模式?

3月15日5min
  1. 生理友好性
  • 符合人眼视杆细胞在低光下的工作机制

  • 降低屏幕亮度,减少瞳孔调节压力

  • 某些实现(如带蓝光过滤)可降低蓝光干扰褪黑素分泌

  1. 界面有效性
  • 通过对比度建立清晰的视觉层级

  • 通过高对比度突出核心内容

  • 通过减少眼疲劳,间接降低长时间使用屏幕的认知负荷

  1. 环境适应性
  • 某些产品可通过环境光传感器自动启用深色模式

  • 特别是在夜间使用时,衔接日出日落的人体节律

  • 弱光场景下的阅读持续性提升

建议看看:WCAG 2.1对比度标准 / 人体工程学夜间模式研究

x-mode-select

请记住 暗色设计 不是「颜色反转」那么简单,需要:

  • 动态对比度调节

  • 语义化色彩体系

  • 可访问性测试

好的深色模式,是让界面成为光的管家而非光源。

建议看看:NNGroup眼动实验、Apple人机界面指南


如果你想知道哪里可以找到好的 暗色模式 设计参考?

我推荐你看看这个网站

Back to Top
CC BY-NC-SA 4.02022-PRESENT © Elone Hoo